谒金门 归帆亭

孤亭脊。一角斜阳留得。
岛外风帆烟影织。归舟天际识。
听到萧萧枫荻。欲问霜潮消息。
水国吟魂何处觅。一星渔火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归帆亭》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由清代诗人萧恒贞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萧恒贞,字月楼,高安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诗作在当时享有盛誉,与当时的另一位词人周天麟有密切的交往。
  1. 诗词原文
    孤亭脊。一角斜阳留得。岛外风帆烟影织。归舟天际识。听到萧萧枫荻。欲问霜潮消息。水国吟魂何处觅。一星渔火碧。

  2. 诗词解析

  • 孤亭脊:描绘了一座孤独的亭子,给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感觉。
  • 一角斜阳留得:夕阳的余晖洒在亭子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 岛外风帆烟影织:描述了远处海面上的帆船和烟雾交织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感觉。
  • 归舟天际识:指船只在远方的天空中逐渐消失的情景,给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感觉。
  • 听到萧萧枫荻:描述了风吹过枫树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感觉。
  • 欲问霜潮消息:表达了想要询问关于霜潮的消息的愿望,给人一种期待而宁静的感觉。
  • 水国吟魂何处觅:暗示了在水边寻找失去的灵魂的悲哀,给人一种深沉而哀伤的感觉。
  • 一星渔火碧:描述了星星点点的渔火在蓝色的夜空中闪烁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谒金门·归帆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厚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环境和心境,以及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