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棹苦遭迍,客心急欲死。
舟子看月晕,预知北风起。
挂席自青县,俄顷达兴济。
维时初荡平,薄海靖奸宄。
载炮还京师,传言尽销毁。
煌煌庙宇谟,偃武从此始。
有司预捉船,纷扰河之涘。
胥吏假官威,客船尽呵止。
余方苦蹭蹬,欲言气先馁。
舟人被拘留,长跪说原委。
家世本农夫,勤劳服耒耜。
屡遭水旱灾,辗转贫如洗。
县官急催科,敲扑及骨髓。
大儿鬻商船,得钱不称使。
小儿方九龄,相挈日在水。
性命寄一舟,此外无生理。
再拜乞少宽,感恩当没齿。
此辈铁作肝,善言空复尔。
甲怒方鸱张,乙词故亹亹。
反覆起波澜,如蜮复如鬼。
既而得金钱,翻然笑相视。
四海皆友朋,尔我旧乡里。
百事吾周全,君从此逝矣。
踊跃过别船,张皇示意旨。
归来语家人,世事皆如此。
过兴济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兴济即事”是清代文学家、诗人卿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归途中遭遇的一系列场景和心情变化,体现了作者对时局变迁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归途上的艰难和内心的不安。”归棹苦遭迍,客心急欲死”表达了旅途的艰难以及诗人内心极度的焦虑。”舟子看月晕,预知北风起”则揭示了诗人通过对天气的观察预见了接下来可能的困难。这些描述反映了诗人对未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敏感反应。
诗人描绘了抵达目的地后的景象。”挂席自青县,俄顷达兴济”显示了诗人在短暂的时间内顺利到达目的地。然而,紧接着的一句”维时初荡平,薄海靖奸宄”透露出虽然形势初定,但依然有未解之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虽已获得暂时的稳定,但仍有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存在。
诗歌以对未来的展望收尾。”载炮还京师,传言尽销毁”暗示了某种军事行动或事件的结果,同时也可能象征着某种旧秩序的结束和新秩序的开始。”煌煌庙宇谟,偃武从此始”则表明这次事件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和平或军事压制。
“过兴济即事”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个人处境的细腻描写,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心态。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