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横山僧舍薄暮远望

长日帘垂一院阴,柴门不扫任花侵。
山中顿绝争名梦,松下能清学道心。
落第杜羔情久淡,书空殷浩感徒深。
夕阳每向遥天望,怕见归鸦绕故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书横山僧舍薄暮远望》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卢之范创作的古诗,其内容如下:

  1. 诗歌原文:长日帘垂一院阴,柴门不扫任花侵。山中顿绝争名梦,松下能清学道心。落第杜羔情久淡,书空殷浩感徒深。夕阳每向遥天望,怕见归鸦绕故林。

  2.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卢之范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句中的“长日帘垂”、“柴门不扫”等描写,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同时,通过“落第杜羔情久淡”和“书空殷浩感徒深”,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名利的超然和对自然的热爱。他不仅关注外在世界的繁华,更注重内心的修炼和自我提升。这种情感表达,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
  • 意境营造:整首诗构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境地。这种意境的营造,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1. 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该诗作创作于清朝,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追求。在封建社会背景下,文人往往面临名利场的竞争和诱惑,而这首诗则展示了他们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努力。

卢之范的《读书横山僧舍薄暮远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