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恩赐西湖一曲;人望若北斗七星。
退省庵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退省庵联》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俞樾创作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这副对联:
作者背景:俞樾(1821-1906),字荫甫,浙江德清人。他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进士。作为一位学者与教育家,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就,还在学术研究、书院教学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他的一生可谓多才多艺,其著作之丰富,影响之广泛,使他成为清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对联原文:
- “佳处便为家,是邵子行窝,谢公别墅;成功聊小憩,占圣湖千顷,明月三台。”
- 这副对联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归宿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提醒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 文化价值:
-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退省庵联》,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 “退食”一词通常指的是退隐或闲居的状态。在这里,俞樾用“退食有馀闲”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从容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退省庵联》中的“莫辜负万顷波光,四围山色”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退省庵联》不仅仅是一副对联,它更是一首描绘理想生活方式的诗篇,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