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醉后作

酒酣拔剑呼天问。声断都无吾应。
多少旧时情性。一一消磨尽。
而今风景伤人甚。冷杀落花村径。
更有夜来憎听。碎雨和清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源忆故人·醉后作》是清代潘西凤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下面将围绕此词进行深入探讨:

  1. 作者简介
  • 潘西凤:字桐冈,流寓潘澄子,著有《竹香亭诗馀》。他的词作品多表现出对旧时情怀的怀念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其中《桃源忆故人》是其代表作之一。
  • 创作背景:据词意推测,这可能是在一次酒后的抒发之作。醉酒之时,人们往往会抛开世俗的束缚,表达出更真实、更深刻的情感。因此,《桃源忆故人》可能是在一次醉酒后的灵感迸发下完成的。
  1. 作品原文
  • 酒酣拔剑呼天问。声断都无吾应。多少旧时情性。一一消磨尽。
  • 而今风景伤人甚。冷杀落花村径。更有夜来憎听。碎雨和清磬。
  1.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桃源忆故人·醉后作》通过“酒酣拔剑呼天问”这一形象的动作描写,传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爆发和对命运的思考。同时,“声断都无吾应”则展现了一种悲凉和无奈,反映出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现实无情的哀叹。
  • 意象运用: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落花”、“冷杀落花村径”等,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冷漠。此外,“碎雨和清磬”则是对夜深人静时刻的描写,增强了词中的忧郁气氛。
  • 语言特色:《桃源忆故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尤其是对“旧时情性”的描写,既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这种语言的运用使得整首词既有情感的真挚流露,又不失文学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桃源忆故人·醉后作》的赏析,可以发现这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色彩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