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庚辰重午

客怀如梦如烟,佳辰只作寻常度。
殊乡节物,香蒲角粽,依稀荆楚。
汉上旌旗,湘中鼓角,岭南烽火。
正忠肝义胆,争城陷垒,能馀几,清平土。
前事渚宫漫数,尽沉酣、琼筵歌舞。
高唐梦冷,章华春晚,江山谁主?
极目心伤,断魂难返,江南红树。
剩一潭怨水,年年此日,费辞人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庚辰重午》是近现代诗人刘永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庚辰重午为创作背景,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和家国情怀。下面将对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1. 创作背景
  • 节日与时节:词中提到“庚辰重午”,即端午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 历史事件与文化:词中还提到了“汉上旌旗,湘中鼓角,岭南烽火”,这些元素反映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动荡,如三国时期的荆州之战等,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分裂与民族危难的历史时期。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刘永济通过词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 语言风格:刘永济的词作多采用古典诗词的韵律和形式,语言优美,既有古风的韵味又不失时代的气息,显示了他在古典文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1. 思想内涵
  • 家国情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词人抒发了对家国的忧思和责任感,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
  • 历史反思:同时,词中也包含了对过去历史事件的反思,提示读者关注历史,从中汲取教训。
  1. 文化价值
  • 传统节日文化:《水龙吟·庚辰重午》作为端午节的经典词作,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 文学艺术价值:作为刘永济的代表作之一,该词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值得研究和赏析。

《水龙吟·庚辰重午》不仅是一首反映端午佳节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历史意义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诗作。通过对该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