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吟四章 其一

自从秋不雨,已阅半年久。
旱虽未成灾,却征恒旸咎。
而况入冬来,寒消历三九。
霜雪不成威,风霾时或有。
天地温肃气,所以成高厚。
如何大化中,无偏憾亦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吟四章·其一》是清代诗人刘绎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单的介绍:

  • 作者介绍:刘绎(1796年—1865年),字子端,号存吾,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其精湛的古文和诗作闻名于世。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表现在其散文和词赋等多种文体的创作中。
  • 诗歌原文:《岁暮吟四章·其一》原文如下:
    自秋不雨,已阅半年久;旱虽未成灾,却征恒旸咎。而况入冬来,寒消历三九;霜雪不成威,风霾时或有。天地温肃气,所以成高厚。
  • 诗歌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秋冬季节的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无常。诗中的“自秋不雨”,暗示着长时间的干旱;“旱虽未成灾,却征恒旸咎”,则表达了诗人对旱情的担忧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岁暮吟四章·其一》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深刻探索。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刘绎的文学才华,还能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