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四 杂咏

江南好,惠麓约看花。
湖岸斜停诗客舫,山楼远接酒人家。
一路入烟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 其四 杂咏》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望江南·其四 杂咏》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熠熠生辉。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授翰林院检讨。他以才华横溢著称,尤长于词及骈体,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著作传世。
  1. 诗歌原文
    江南好,惠麓约看花。
    湖岸斜停诗客舫,山楼远接酒人家。
    一路入烟霞。

  2. 诗歌赏析

  • 江南之美:《望江南 其四 杂咏》开篇即赞美了江南的美丽风光,“江南好,惠麓约看花。”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这里的“惠麓”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名胜古迹或地方,通过邀请朋友一同赏花,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诗意生活:词中的第二句“湖岸斜停诗客舫,山楼远接酒人家。”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雅致。诗客舫在湖边停泊,象征着文人墨客的闲适与风流;而山楼上传来的酒香,则透露出当地人的热情好客与生活的惬意。
  • 景色入画:整首词通过对江南风景的生动描绘,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还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景观,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1. 诗歌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陈维崧的《望江南·其四 杂咏》以其深远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诗中的江南美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礼,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之地,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
  • 语言优美:该词的语言清新脱俗,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乏创新的元素。诗句流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个人的情感与江南的自然景致紧密相连。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望江南 其四 杂咏》不仅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它以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心灵的盛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