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三 杂咏

江南好,生小未知愁。
移烛敲棋惊宿燕,持竿垂钓散群鸥。
书卷与为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南好,生小未知愁。”。这句名句来自清代陈维崧的《望江南·其三·杂咏》。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陈维崧对江南风物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他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词: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陈维崧生活在清朝初期,他以才情出众、学识渊博著称。康熙十八年,他应博学鸿词科的邀请,担任翰林院检讨,参与了修《明史》的工作。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阅历,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个人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是清朝早期的著名词人。他自幼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后成为康熙皇帝的重要文学顾问。陈维崧的词作以婉约派为主,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为“词坛泰斗”。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诗词原文:“江南好,生小未知愁。移烛敲棋惊宿燕,持竿垂钓散群鸥。书卷与为俦。”
  • 诗词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对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却不曾感受到一丝忧愁。夜晚,我点燃蜡烛,与朋友下棋;白天,则手持长竿,独自垂钓,让一群群自由飞翔的鸥鸟陪伴。书籍成了我最忠实的朋友,它让我忘却了世间的烦恼。
  1. 诗词赏析
  • 艺术手法:陈维崧在这首《望江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写来反衬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他的笔触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生活态度。
  • 思想内涵:诗中不仅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蕴含着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陈维崧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1. 文化意义
  • 地域文化的体现:陈维崧的《望江南》反映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地方文化。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这里的人文情怀,都在这首词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 文人墨客的向往: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地方,许多文人雅士都留下了赞美江南的文字。陈维崧的《望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欣赏了陈维崧的《望江南·其三·杂咏》之后,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信息:

  • 研究陈维崧生平及其作品,有助于理解清代词坛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 探索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点,能够更好地把握陈维崧所描绘的自然景观背后的文化意蕴。
  • 学习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陈维崧的词句选择和表达技巧。

陈维崧的《望江南·其三·杂咏》不仅是一首赞美江南美景的词作,更是一曲心灵的独白。它让我们领略到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