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晒书

检点瑶签抽甲乙。
邺架频翻,携尘先挥拂。
几处断纹仙字失。
蠹鱼竟尔飘然逸。
不共曝衣交月七。
添上芸香,辟恶宜除湿。
三味何年尝到溢。
只须扪腹当晴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晒书”并不是文学作品的名称,而是一首词的标题。下面将从词牌、作者和内容三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词:

  1. 词牌:词牌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种韵律形式,它规定了每首词的字数、句数和押韵的规则。词牌不仅为词的创作提供了框架,还能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美感。在《蝶恋花·晒书》中,“蝶恋花”是一个典型的词牌名,它来源于古代对蝴蝶飞舞状态的描绘,象征着爱情的缠绵与执着。而“晒书”则可能暗示着作者在闲暇之时,喜欢在阳光下翻看书籍,享受知识的积累与沉淀。

  2. 作者:“蝶恋花·晒书”的作者是刘琬怀,一位生活在清朝的文学家。刘琬怀的生平不详,但从这首词的内容来看,他可能是一位文人雅士,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在空闲之余创作诗词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在古代,文人墨客经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因此,刘琬怀的《蝶恋花·晒书》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3. 内容:《蝶恋花·晒书》全诗如下:检点瑶签抽甲乙。邺架频翻,携尘先挥拂。几处断纹仙字失。蠹鱼竟尔飘然逸。不共曝衣交月七。添上芸香,辟恶宜除湿。三味何年尝到溢… 这首诗通过对晒书场景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书房中的一草一木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书香的世界。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知识的重视和对学问的追求。通过“晒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蝶恋花·晒书》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幅生动的古代文人生活画卷。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窗口。通过欣赏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才情,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知识和文化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