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镜影

一轮斜闪,看宝奁开处,光涵秋水。
凤暗鸾昏难细绘,隐约芙蓉窗背。
晓隔虾须,淡描螺黛,往日新妆事。
玉台尘满,惜春人懒梳洗。
遐想倚翠偎红,同心密约,今后须牢记。
惟有团栾天上月,相对可称知己。
好梦重圆,三更梦里,得许分明未。
菱花休照,怕侬添了憔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镜影》是一首由清末民国初的文人刘炳照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刘炳照,字光珊,别号语石词隐,晚号复丁老人、泡翁等。他是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一生漂泊不定,不得志于仕途。尽管生活坎坷,他仍致力于书画和诗文,尤其在填词方面有独到之处。
  1. 文学形式与结构
  • 词牌格式:《念奴娇·镜影》采用的是“词”的形式,这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在词中,通常以三言、五言或七言为主的对仗形式来表达情感,通过平仄的押韵来增强节奏感。《念奴娇·镜影》作为一首词作,体现了这种古典诗词的艺术特色。
  • 词的结构分析: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念奴娇·镜影》共分两段。第一段描绘了一幅秋水含光,芙蓉窗背的画面,暗喻着凤鸾难绘的往事;第二段则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寄托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同时寄希望于天上的月圆。整体上,该词以自然景物为引子,抒发了作者对往昔情感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望。
  1. 主题内容
  • 怀旧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旧时人事的回忆,词中流露出浓厚的怀旧色彩。例如,“一轮斜闪,看宝奁开处,光涵秋水”这一描写,不仅勾勒出秋日的景致,也隐喻着逝去的美好时光与难以重现的情感。
  • 理想追求:词中还隐含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如“惟有团栾天上月,相对可称知己”表达了作者对于纯粹友谊和心灵交流的渴望。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念奴娇·镜影》的语言典雅,富有诗意。词中的意象丰富,如“宝奁”、“芙蓉窗背”等,都极具画面感,使得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唯美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词中的情感深沉而细腻,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直白又含蓄,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念奴娇·镜影》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而且在思想情感上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刘炳照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艺术境界。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