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翁有高弟,实惟君与洪。
洪名尚逊君,君实诗坛雄。
雄才遭落拓,旅次永安中。
永安题旅舍,旅舍名应崇。
何物贾竖人,非愚即曚聋。
反讶涂抹污,用力苦磨砻。
磨去旧痕迹,几与韩碑同。
遂使邑人士,欲闻亦无从。
无从非士陋,缘君遭际穷。
穷则文亦晦,岂复论拙工。
脱如青云上,应有碧纱笼。
次青县索吴征君 题壁处
介绍
《次青县索吴征君题壁处》是清代诗人刘慎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院中的高弟(即作者自己)在旅居永安时所作的墙壁题词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状况。
诗中提及“院翁有高弟”,意味着这位高弟在诗坛上有一定的成就和声望。接着,提到“实惟君与洪”,进一步强调了高弟与作者之间以及高弟与另一位名叫洪的友人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交流,更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甚至情感的交流。
尽管两人才华横溢,但在那个时代,他们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和认可。诗中“雄才遭落拓”表达了他们遭遇的困境和挫折感。同时,诗中提到“旅次永安中”,说明他们在旅途中暂住于此,可能是由于战争、流离失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迁徙。
在永安期间,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在墙壁上,形成了这首诗的背景。诗中提到“何物贾竖人,非愚即曚聋”,这里的“贾竖人”可能指的是市井小民或无知之人,而“非愚即曚聋”则表达了对这些人的理解,认为他们可能不理解或不能欣赏诗文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高弟努力创作的情景。他“用力苦磨砻”,形容他在创作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最终,他的作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甚至与著名的韩碑相媲美。这不仅是对自己作品的认可,也是对后世的一种激励。
诗的结尾“遂使邑人士,欲闻亦无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即使有才华的人,其作品也只能被少数人所理解,大多数人无法接触和欣赏。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闭塞性和保守性,使得文化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次青县索吴征君题壁处》不仅展示了高弟在文学上的成就,还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困境和无奈。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一个记录,也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