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使子穷,穷且至于死。
死且在道途,何为命如此。
孱孱浮薄躯,船木薄如纸。
潞水深复深,蛟鼍弄牙齿。
一榇波上轻,归去三千里。
篷窗夜哭声,如在枫林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造物使子穷,穷且至于死。
死且在道途,何为命如此。
孱孱浮薄躯,船木薄如纸。
潞水深复深,蛟鼍弄牙齿。
一榇波上轻,归去三千里。
篷窗夜哭声,如在枫林里。
《挽徐泰初 其三》
刘岩,字大山,号无垢,生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是江苏江浦的才子。他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一位进士,在编修职位上以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被隶籍旗下。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挑战,但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挽徐泰初·其三》是他留给后人的一首杰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徐泰初的深深哀悼,以及对他命运的不解与同情。”造物使子穷,穷且至于死。死且在道途,何为命如此”,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生死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诗中的“孱孱浮薄躯,船木薄如纸”描绘了徐泰初生前的境遇,暗示了他生命的脆弱和无助。而“潞水深复深,蛟鼍弄牙齿。一榇波上轻,归去三千里”则是对他离乡背井、孤独远行的写照。这些诗句都透露出作者深深的同情和哀愁之情。
刘岩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悲壮的美。《挽徐泰初·其三》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展示,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这首诗无疑是刘岩作品中的精品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