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泰初 其一

病中决归计,预以书报家。
妻儿怀征人,夜夜占灯花。
不望印悬肘,不希金满车。
妻愿见阿夫,儿愿见阿耶。
骨肉苟得完,长饥又何嗟。
宁知忽弃捐,旅魂栖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徐泰初 其一》是一首清代诗人刘岩创作的诗词。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作者简介:刘岩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挽徐泰初 其一》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其突然离去的哀伤。
  2. 作品原文:病中决归计,预以书报家。妻儿怀征人,夜夜占灯花。不望印悬肘,不希金满车。妻愿见阿夫,儿愿见阿耶。骨肉苟得完,长饥又何嗟。宁知忽弃捐,旅魂栖天涯。
  3. 词句注释:诗句中的“病中”指的是作者因病而无法继续他的工作;“决归计”表示决定回归故里或告别;“预以书报家”意味着通过书信提前告知家人自己的行踪和决定;“占灯花”则是一种寓意,象征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
  4. 白话译文: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因病而不得不离开工作的人的心境。他通过书信向家人报告了自己的决定,并表达了对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和牵挂。他希望家人能够理解自己的选择,并期待着早日回家团聚。
  5. 创作背景:刘岩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身处一种困境或压力之中。他通过对徐泰初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和不舍。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痛苦。
  6. 名家点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多次引用和赏析。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之一。

《挽徐泰初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通过深入了解这首诗及其背景,人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