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五首 其四 寿

不随百卉望秋零,仙质风霜任饱经。
闻道南阳甘谷下,稍沾剩馥已延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菊五首·其四·寿》是清代诗人刘天谊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不随百卉望秋零,仙质风霜任饱经的豪情和对长寿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其先世为深州的居民。
  • 他的父亲实斋迁居于青县温褚村,这为刘天谊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刘天谊弱冠之年游泮,但秋闱多次尝试未果,遂决定投身于古文辞的创作中。
  1. 作品原文
  • 诗篇以“不随百卉望秋零”开篇,表明自己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保持内心的坚定和高洁。
  • “仙质风霜任饱经”进一步描绘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历经风雨的坚韧品质。
  • “闻道南阳甘谷下,稍沾剩馥已延龄”表达了他对长寿的追求以及希望在南阳甘谷下得到一些福报。
  1. 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清代,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他游泮之后,或是仕途不顺、转而致力于文学作品创作时期。
  1. 鉴赏分析
  • 《菊五首·其四·寿》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诗中的“仙质风霜”和“饱经风霜”展现了诗人坚毅的性格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肯定。
  • 结尾处“闻道南阳甘谷下”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菊五首·其四·寿》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也是刘天谊个人情感与志向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此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