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土足农田,但期膏不下屯,霖雨遍敷天下望;
三吴称泽国,更愿流无旁滥,江河长向地中行。
龙神庙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神庙联”是清朝时期廖寿丰所作,其内容深刻,意境高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间的深刻理解。
“飞在天,见在田,大泽鳞鳞钦雨润;左为江,右为湖,新宫翼翼想云从。”这是《吴山龙神庙联》中的第一句。这表达了一种对天地自然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雨水的珍贵。雨水是农田的生命之源,是庄稼生长的重要保障。因此,人们常常以“大泽鳞鳞钦雨润”来形容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让人感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九土足农田,但期膏不下屯,霖雨遍敷天下望;三吴称泽国,更愿流无旁滥,江河长向地中行。”第二句则是表达了对农田的深切关注。这里的“三吴”指的是江苏、浙江等地。诗人通过“九土足农田,但期膏不下屯”表达了对土地丰收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期待。而“江河长向地中行”则描绘了河流沿着大地的脉络流淌,象征着水流的自然和有序。
《吴山龙神庙联》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农业的重视,表达了对土地和农民生活的深深关怀。这不仅是对过去农耕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深思。
“龙神庙联”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敬畏之情的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