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兀竹篮间,怕云下密幄。
银竹万丛鸣,先生梦徐觉。
有马杂诗 其八 (甲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有马杂诗 其八”是郑孝胥的作品,而非陶渊明所作。下面对“有马杂诗 其八”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解读:
作者简介: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是中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诗人。他以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尤其在“同光体”诗歌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郑孝胥在福建闽侯县出生并长大,他的许多诗句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与怀念。
作品原文:“摇兀竹篮间,怕云下密幄。银竹万丛鸣,先生梦徐觉。”这是《有马杂诗·其八》中的两句,展现了郑孝胥深邃的文学意境。通过简洁的意象,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文化背景:在古代文学中,竹子常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郑孝胥在其作品中多次描绘了竹的形象,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艺术特色:《有马杂诗·其八》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通过对自然界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宇宙真理的追问。
思想内涵:《有马杂诗·其八》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如“摇兀竹篮间”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而“怕云下密幄”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事纷扰的警惕和反思。
“有马杂诗 其八”不仅是郑孝胥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郑孝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生活体验,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精神独立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