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合兴夜饮(丁酉)

老大侵寻至,逢场底足夸。
菩提心不起,粉黛眼终花。
英气殊为害,风情每自嗟。
尊前思暮雨,谁为鼓琵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合兴夜饮》(丁酉)是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郑孝胥的笔触,描绘了一次文人聚会的场景,以及诗人在酒席上的所思所感。诗中的“老大侵寻至,逢场底足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菩提心不起,粉黛眼终花”则体现了他对名利浮华的淡泊态度。

郑孝胥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和诗人,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郑孝胥生于一个多事之秋的时代,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遭遇中,也渗透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郑孝胥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这既是由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也是因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郑孝胥在诗中多次提及佛教思想,如“菩提心不起”,这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郑孝胥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诗中的“尊前思暮雨,谁为鼓琵琶?”不仅传达出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一种无法挽留的无奈。郑孝胥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无疑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郑孝胥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它们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晚清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郑孝胥的作品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和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西合兴夜饮》(丁酉)不仅是郑孝胥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了解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郑孝胥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