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仰莲兄以仄韵柏梁体为约园寿筵度曲歌函示徵和次韵却寄并柬王孝廉

无事胡为日扰扰,坐使俗气满怀抱。
苦境常多乐境少,那知达天随遇好。
阴阳寒暑变昏晓,谁能以此责大造。
解人独有约园老,王曾原不为温饱。
潇洒园亭点缀巧,筵前照彻月华皎。
不信人间有苏小,歌喉未许搀言嬲。
且喜秋色平分早,弓腰好代罔陵祷。
蟠桃子熟枝半挠,云间摘下游龙矫。
四座无言夜悄悄,檀板金樽助窈窕。
馀音应留三日绕,木公咥然意渺渺。
胜事争传几岁杪,惜吾不得同目挑。
舞袖空想随风袅,大李诗来嘉话绍。
刚道绮筵又开了,冥冥莫讶飞鸿杳。
年来干戈彻四表,升平望绝空懊恼。
肃肃况同集栩鸨,谁复关情到姣媌。
城头笳声异袅袅,税外诛求尽芒秒。
砥柱孰回狂澜倒,满目烽烟何时扫。
巢父怃然首一掉,嗟此残黎孰康保。
乱媒芽檗忍傧佋,竟令四郊多颓堡。
金星贯月禨前兆,神州岂果其为沼。
黑风吹海波淼淼,此意倩谁质苍昊。
西畴渐熟琅琊稻,可惜难救沟中殍。
近闻南军正北讨,大陆龙蛇恣纷扰。
上刑岂堪问末僚,拨乱期期用何道。
政事人民古来宝,屈指当今几铮佼。
叹息百六劫运浩,超然谁似商山皓。
中原远望火方燎,却笑劳人太草草。
救世无才光自葆,且为约园歌寿考。
神山长生药正捣,铺张讵必待摛藻。
赋就殷勤付青鸟,心怯谪仙旧诗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仰莲兄以仄韵柏梁体为约园寿筵度曲歌函示徵和次韵却寄并柬王孝廉》是清代诗人郑国藩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郑国藩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他对于生活哲学的独特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郑国藩,字元臣,号梦堂,是清朝中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尤其擅长写景咏物,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自然之美。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 原文节选:无事胡为日扰扰,坐使俗气满怀抱。苦境常多乐境少,那知达天随遇好。
  • 翻译:每天无所事事地忙碌,心中充满了世俗的烦恼。生活中苦多乐少,却不知道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才是最好的事情。
  1. 诗词鉴赏:郑国藩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在诗中,他用“苦境常多乐境少”表达了生活中的无奈与挑战,但同时也指出了“那知达天随遇好”的智慧——即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顺势而为。
  2. 文化意义: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观念和精神追求。它不仅仅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也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理念的追求。
  3. 艺术特色:郑国藩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他在处理诗歌形式上不拘一格,既有传统的律诗、绝句等格式,又能灵活运用各种体裁,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李仰莲兄以仄韵柏梁体为约园寿筵度曲歌函示徵和次韵却寄并柬王孝廉》不仅展现了郑国藩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