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君慕韩同游竹峰山寺辟东轩小坐山翠万重环列左右俯视帆影片片从槛底飞过即景觅韵爰纪以诗不暇计其句之工拙也 其二

地据崇冈眼界尊,倚阑东望立晴曛。
奇峰削翠多当槛,老树飞青半拂云。
帆影倒从筇底出,江声遥向海门分。
与君同抱沧桑感,莫问洲前鸥鹭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峰山寺小坐》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他在竹峰山寺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与王君慕韩同游竹峰山寺辟东轩小坐”,诗人与王君、慕韩一同游历了竹峰山寺,选择了东轩作为休息的地方。这里的东轩可能是指山寺中的房间或亭子,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便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诗人描绘了竹峰山寺周围的景象,“山翠万重环列左右”,“翠”指的是青翠欲滴的山林,“万重”形容山峦叠嶂,层层叠叠。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竹峰山寺周围的山水之美,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在第二句“俯视帆影片片从槛底飞过”,诗人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他站在栏杆下,向下俯瞰,只见船只在江面上缓缓行驶,帆影在水面上摇曳着,如同电影一般在眼前展开。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动态美,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身边,感受到那份对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即景觅韵爰纪以诗不暇计其句之工拙也 其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他通过即景觅韵,记录下了眼前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虽然忙于写作,但并没有过多考虑句子的工整与否。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真实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洒脱。

《竹峰山寺小坐》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对自然之美热爱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自然世界,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魅力所在。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