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红梅

记西楼筝雁,曾迎素手,珠槃花乱。
甚东风、不管世情,红罗映雪先绽。
吹香枕畔。
凉玉浸、宫黄妆浅。
那回睡里、谁斗轻盈,奈鸾帕重题,泪粉相间。
华年美眷。
说仙处无双,画图传看。
殷勤把、一枝问讯,江南板桥红遍。
安排鸳桨,寻梦度、五湖春远。
怎便付与、雨洗烟梳,待流霞双举,见花须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折红梅》是宋代词人创作的一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更是通过对红梅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真挚情感以及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折红梅》的创作背景与其作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首词的作者是一位宋代词人,其生平与创作成就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据记载,《折红梅》一作杜安世词,一作吴感词。这表明该作品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传唱版本,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氛围。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词中通过“喜轻澌初绽”这一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夜来顿觉”,暗示着自然界在夜幕降临后的变化;“玉溪仙馆”,“化工”等词汇的使用,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超凡脱俗的气质。这些意象和用词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宋代词人在艺术表现上的精湛技艺,将自然之美转化为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

《折红梅》中的“重吟细阅”,不仅是对词作内容的一种深度解读,也是对读者情感的一种激发。它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想象与情感的世界,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和韵味。而“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则揭示了人生短暂、美好瞬间转瞬即逝的哲理,引人深思。这种对美好与哀伤并存的情感表达,使得《折红梅》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词,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

《折红梅》作为一首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因其艺术价值而受到后世的推崇,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风格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折红梅》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志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