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歌行二首襄城除日作 其二 (壬辰)

一夕复一夕,一朝复一朝。
朝夕递相送,岁尽何必在今宵。
噫乎岁如江上之波,我如中流之石抵荡磨。
来波去浪涉无尽,石行泐矣当奈何。
酒杯融融,吾留六龙。
六龙不留我心苦,夜半高歌泪如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伤歌行二首襄城除日作

男儿生世间,穷达有命不自由。黄金便使高北斗,能衣晏子几狐裘。

松滋前决口,闻尚驻工官。四载已云久,一堤如此难。

朝夕递相送,岁尽何必在今宵?噫乎岁如江上之波,我如中流之石抵荡磨。

《伤歌行二首襄城除日作·其二》是清代诗人郑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大自然的变迁紧密相连,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诗中的“男儿生世间,穷达有命不自由”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无法改变。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认识和感慨。接下来,“黄金便使高北斗,能衣晏子几狐裘”则以黄金和狐狸皮作为象征,表达了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这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以及人们对于物质追求的困惑和迷茫。

“松滋前决口,闻尚驻工官。四载已云久,一堤如此难”则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水利工程来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展示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困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早晚递相送,岁尽何必在今宵?噫乎岁如江上之波,我如中流之石抵荡磨”则是整首诗的高潮和总结。这里诗人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同时,通过对自己如同“中流之石”的比喻,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在面对命运时的勇气和坚韧。

《伤歌行二首襄城除日作·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坚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