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昆明(丙申)

昆池一望渺烟波,叹息虫沙百战过。
七姓气销明传沐,九真云拥汉山河。
苍苍楢木鸟盘路,黯黯阿奴吐噜歌。
金影碧仪消荡尽,太平春事荷锄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昆明》是清代诗人郑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郑珍,字子尹,号柴翁,出生于贵州遵义,是一位学者兼诗人。他在道光十七年中举人,后在荔波县担任训导,因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返回故乡,并在同治初年补任江苏知县,未及赴任便去世。郑珍的学识广博,尤其对文字音韵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熟悉古代的宫室冠服制度。
  1. 诗歌原文
    昆池一望渺烟波,叹息虫沙百战过。
    七姓气销明传沐,九真云拥汉山河。
    苍苍楢木鸟盘路,黯黯阿奴吐噜歌。
    金影碧仪消荡尽,太平春事荷锄多。

  2. 诗歌解析

  • “昆池一望渺烟波”:描述的是作者站在昆池边远眺,视野中的水面波光粼粼,如同烟雾般渺茫。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遥远的自然景观,通过水的流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叹息虫沙百战过”:这里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感。在长期的征战之后,曾经繁华的昆池已经变得荒凉,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哀愁。
  • “七姓气销明传沐”:这里的“七姓”可能指的是某个家族或势力的衰落,“明传沐”则可能是指这个家族或势力的荣耀被遗忘或消失。这句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荣枯更替的主题。
  • “九真云拥汉山河”:这里的“九真”可能代表另一个地理或文化实体,而“汉山河”则可能指代中原地区。这种表达可能暗示了某种融合或合并的历史场景。
  • “苍苍楢木鸟盘路”:描述了一种自然界的景象,楢木鸟盘旋在道路之上,象征着生态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可能是暗喻某种社会结构或者权力关系。
  • “黯黯阿奴吐噜歌”:这一句可能是指一个古老的传说或者故事。“阿奴吐噜歌”可能是某种古老语言或者方言,而整个句子可能表达了一种怀旧或者对过去的回忆。
  • “金影碧仪消荡尽,太平春事荷锄多”:这里的“金影碧仪”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建筑或者景观,而“消荡尽”则可能意味着这些建筑或景观已经完全消失或毁坏。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辉煌时期的怀旧之情和对于当前和平时代的赞美。

《望昆明》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同时也在内容上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