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道中(乙未)

先车雨过尘方少,未夏村明望不遮。
林脚天光如野水,麦头风焰度晴沙。
春当上巳犹无燕,地近南都渐有花。
昼睡十分今减半,为留双眼对芳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阳道中(乙未)》赏析

许浑的《南阳道中》一诗,是唐代诗人留下的一首律体诗作。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古意的山水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静谧而又深邃的历史空间。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 诗歌原文
    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
    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
    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

  • 诗歌翻译与解释

  1. 月斜孤馆傍村行 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月光斜照在孤零零的驿站旁,显得格外凄凉。
  2. 野店高低带古城 描述了沿途的野店,高低错落,与周围的古城相映成趣。
  3. 篱上晓花斋后落 早晨篱笆上的花朵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似乎也在诉说着夜到晨的变化。
  4. 饥乌索哺随雏叫 描写了饥饿的乌鸦寻找食物的场景,以及它们的叫声仿佛在为小鸟们呼唤母亲。
  5. 乳牸慵归望犊鸣 描写了母牛(乳牸)懒洋洋地回家,而小牛犊则欢快地叫着,充满了生机。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与人生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感态度,让人在品味之余深思。

《南阳道中》不仅仅是一首诗篇,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在今天,这首诗依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弦,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