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诵(壬辰)

漱齿华池万虑空,赏心遥夜七寮同。
山香如海花齐发,天净无尘月正中。
虚壁亭亭深入露,凉镫焰焰不生风。
年来渐省箪瓢事,绛帐笙歌笑马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山夜诵》是郑珍的作品,体现了清代贵州地区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郑珍(1806年—1864年),字子尹,号柴翁,是清朝贵州遵义人。他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学者。他精通文字、音韵之学,并且对古代的宫室冠服制度有深入研究。

  2. 诗歌原文
    漱齿华池万虑空,赏心遥夜七寮同。
    山香如海花齐发,天净无尘月正中。
    虚壁亭亭深入露,凉镫燄燄不生风。
    年来渐省箪瓢事,绛帐笙歌笑马融。

  3. 诗歌鉴赏

  • 诗的开头两句“漱齿华池万虑空,赏心遥夜七寮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华美的水池边漱洗完毕,心境变得空灵无物。这为后文的“多胜事”作了铺垫。
  • “山香如海花齐发,天净无尘月正中。”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景象,山中的花香浓郁如同海洋一般,月亮高悬清澈透明。这种描写不仅生动,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 “虚壁亭亭深入露,凉镫燄燄不生风。”通过“虚壁”和“露”的描写,展现了夜间庭院中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凉镫燄燄不生风”则描绘了夜幕下灯笼发出的微弱光芒,给人一种平和宁谧的感觉。
  • “年来渐省箪瓢事,绛帐笙歌笑马融。”这两句反映了诗人从日常琐事中抽身出来,转向更高层次的文化享受。通过提到“绛帐笙歌笑马融”,暗示了一种高雅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怀念。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诗的结构布局合理,由表及里,由景入情,层层深入,最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春山夜诵》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画卷。它展示了清代贵州地区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的应用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