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度吴桥至郡黉(乙未)

止觉百无路,来循夫子墙。
问门迷入径,冒雪立平冈。
流水去不息,此身行若忘。
谯楼灯火见,独自下苍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珍的《雪中度吴桥至郡黉》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郑珍,字止觉,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诗中的“止觉百无路”与“来循夫子墙”表达了作者迷茫而又坚持前行的心境。“问门迷入径,冒雪立平冈”则描绘了在茫茫大雪之中寻找出路的情景,展现了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勇气。
  2. 诗词原文
    止觉百无路,来循夫子墙。
    问门迷入径,冒雪立平冈。
    流水去不息,此身行若忘。
    谯楼灯火见,独自下苍茫。
  3.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与行人的形象,构建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止觉百无路,来循夫子墙”两句,既表明了作者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又透露出一种对传统的尊崇和追寻。
  • 情感真挚:”问门迷入径,冒雪立平冈”两句,表现了作者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
  • 哲理深邃:”流水去不息,此身行若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思想。
  • 意象生动:诗中的“流水”、“谯楼灯火”等意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寒冷而寂静的环境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深度。

郑珍的《雪中度吴桥至郡黉》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贵之作,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