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眺(戊子)

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
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
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
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眺(戊子)”是清代诗人郑珍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郑珍,字硕甫,号曼青,晚清时期著名的学者、诗人和画家。他不仅在经学和小学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在书法和绘画上也颇有建树,被后人誉为“西南巨儒”。郑珍的诗风奇崛且时带艰涩,与独山的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在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原文: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
  3. 诗歌内容详解
  • 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描述了春雨过后,田野上新长的作物显得格外茂盛,晴朗的天空映照出一片绿色的稻田。这里的“雨过桑麻长”描绘了雨水滋润后农田的景象,而“晴光满绿田”则展现了晴天下农田生机勃勃的景色。
  • 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描绘了人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蚕豆地之外人们正在行走,而蝴蝶则在菜花盛开的地方飞舞。这句诗通过动态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田园的生活气息。
  • 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描述的是村民们在田间劳作时的情景,每家每户都戴着斗笠,炊烟袅袅升起。这句诗通过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表达了村民们在田间劳作时的欢声笑语,以及大家在阳光下晒谷子的场景。这句诗既展现了农家生活的喜悦,也传达了他们对丰收的美好期待。

“闲眺(戊子)”不仅是郑珍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了解晚清时期乡村生活的重要窗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意象至今仍引人入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