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容甫

直钩不钓鱼,方轨不炙毂。
即物具通识,遇合以我卜。
往蹇悔乃迟,慎始保初服。
因不失其亲,乖或承大僇。
独怜可宗者,如玉嗟碌碌。
所以独行士,果哉委沟渎。
沟渎良亦宜,亲老缺饘粥。
礼食权重轻,回面聊自鬻。
呼则应马牛,与不耻嘑蹴。
准古奉檄欢,斯意可歌哭。
自从秦汉来,阡陌开井牧。
士鲜禄代耕,求饱难半菽。
况士贱且多,夜光混鱼目。
习轻厌众嚣,奚辨鹄与鹜。
只尺蔽奇士,泥涂困匍匐。
文也少孤贫,此味尝最熟。
君况嗟我同,感我额频蹙。
恭闻下明诏,遗书采幽谷。
经术首所崇,激劝醒迷复。
君子应时须,学也中有禄。
不干亦不矫,吾道惟自淑。
方今岁将周,梅蕊巳簇簇。
春江待君归,天上舟行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汪容甫》是郑虎文的作品,是一部描绘清代文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该作品主要通过一个失怙孤儿的故事,展现了其母的艰辛与伟大、个人的努力与成长,以及对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的挑战。下面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郑虎文(约公元1800年—约公元1864年),字子美,一字剑南,号梅村,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以其精湛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1. 作品内容
  • 《赠汪容甫》是郑虎文在清朝时期创作的作品,通过汪容甫的经历,展示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如何在困境中挣扎求生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文中不仅描述了汪容甫的艰难童年以及母亲对他无私的爱,还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奋斗和道德理想的赞扬。
  1. 文学风格
  • 郑虎文在《赠汪容甫》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他的文笔既典雅又不失幽默,使得整个故事既有深刻的寓意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背景
  • 《赠汪容甫》反映了清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寻求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地位。然而,现实的残酷和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得许多文人感到困惑和无奈。

《赠汪容甫》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深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资料。通过了解这部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