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杏花天。
垂柳丝丝未作绵。
宜雨宜晴人意倦,窗前。
觅句聊题玉版笺。
无语耸吟肩。
懒画眉痕黯自怜。
闻说江南风景好,华年。
罗绮争夸富贵仙。
双调南乡子 题美人画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美人画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任建康府通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作的一幅美人画,词人即景生情,借画抒情,寄寓着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末路的感慨。
上阕写对画中人的羡慕和倾慕。开头两句点明所绘之人为一位绝世佳人,“天姿”与“国色”两个词语将画中人比作天仙下凡,国色天香。接着以“玉树”喻其高洁的人品,用“琼枝”来比拟她婀娜多姿的风姿。这三句不仅刻画了画中人的美貌,而且表现了作者对她的倾慕之情。
过片由画中人的美艳引发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王昭君”和“文成公主”,前者被远嫁匈奴,后者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都是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不得不远离故土,去到遥远的异国他乡。词人在这里借用这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像昭君、文成那样,虽有着满腹经纶但却不能施展抱负的遗憾之情。结尾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悲愤之情:“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两句既指王昭君和亲后远去大漠之事,又暗指自己因政治失意而被迫离开故乡,流落天涯的不幸遭遇。
整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画中人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