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乾龙洞和香宋

乱山无缝荣州北,砑然洞天深广。
乳滴云浆。
苔铺地锦,幻作千龛佛像。
枯藤自网。
漏一线晴光,曙霞青绛。
古定龙窠,石根处处有枯蚌。
崖扉终古寂寞,倩灵猿导客,乘兴孤往。
獠世形模,骊宫鼻息,时听暗泉声响。
旁行曲上。
动故里牟珠,梦中佳想。
待种桃花,避秦人共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乾龙洞和香宋》是现代诗人邓潜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20世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乱山无缝荣州北,砑然洞天深广。
    乳滴云浆。苔铺地锦,幻作千龛佛像。
    枯藤自网。漏一线晴光,曙霞青绛。
    古定龙窠,石根处处有枯蚌。

  2. 主题内容:这首词主要描绘了作者对于乾龙洞的观察和感受。通过生动的语言,将一个幽静神秘的自然景观展现给读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美和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

  3. 艺术手法:在艺术上,邓潜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乱山无缝”、“露滴云浆”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乾龙洞的自然风貌。此外,他还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思想深度。

  4. 历史背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军侵扰三家店时,邓潜率众持棍、锤与英军奋战。之后,他又与三元里群众联合抗英,这段历史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和思考,这也反映在他后来的作品中。

  5. 社会影响:邓潜的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激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同时也提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

《齐天乐·乾龙洞和香宋》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词作,也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社会责任的文化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邓潜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