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疏梅子雨。
便催成、深黄蜡丸盈树。
犯雪花开,指美人门巷,买春何处。
帖写唐宫,遮莫与来禽同谱。
老矣香山,犹恋东溪,梦中归路。
惆怅飞琼仙去。
听隔院琵琶,一般酸楚。
果熟分甘,记摘向堂阴,笑呼儿女。
食性谙姑,伤此后谁承盘露。
忍泪时将新荐,黄金手铸。
三姝媚 枇杷
介绍
《三姝媚·枇杷》是一首现代诗,由邓潜所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作者介绍:邓潜,近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邓潜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传达出对生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原文:《三姝媚·枇杷》的原文如下:疏疏梅子雨。便催成、深黄蜡丸盈树。犯雪花开,指美人门巷,买春何处。帖写唐宫,遮莫与来禽同谱。老矣香山,犹恋东溪,梦中归路。惆怅飞琼仙去。听隔院琵琶,一般酸楚。果熟分甘,记摘向堂阴,笑呼儿女。”这首诗以“疏疏梅子雨”为开头,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随后,诗人通过“疏疏梅子雨”暗示春天的到来,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接着,“便催成、深黄蜡丸盈树”,形象地描述了枇杷成熟的情景,枇杷象征着丰收和希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诗中的“贴写唐宫,遮莫与来禽同谱”,则可能寓意着历史的沉淀和传统的延续。最后,“老矣香山,犹恋东溪,梦中归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过往时光的留恋和不舍。而“惆怅飞琼仙去”、“听隔院琵琶,一般酸楚”等句子,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
诗词解析:在分析邓潜的这首诗时,可以发现,他的创作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反映社会和个人的情感,邓潜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枇杷这一具体事物的描写,更是通过对枇杷成熟季节的描述,反映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化。同时,通过对飞琼仙去和隔院琵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邓潜的《三姝媚·枇杷》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还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和历史记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邓潜的文学成就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