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 送春,梦窗均,时方悼亡

会少别多,春也似人,魂梦飞越。
药裹香中,枉花团宫缬。
占雨候、黄梅正老,唱阳关、杨枝待折。
更留何计,五夜漏声,红泪蟾蜍咽。
东风原是客。
何况杜宇催别。
悔不依禅,悟三生空阔。
算天上离愁难寄,感人间同心暗结。
万般情绪,袅碎海棠丝上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尾犯·送春,梦窗均,时方悼亡》是邓潜创作的一首词。该作品体现了作者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下面将对该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邓潜(1855-1928),字维琪,号花溪。清朝贵州贵筑县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邓潜工诗,晚岁才填词,著作有《牟珠词》一卷。在清末民国初,邓潜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1. 作品原文:
    会少别多,春也似人,魂梦飞越。
    药裹香中,枉花团宫缬。
    占雨候、黄梅正老,唱阳关、杨枝待折。
    更留何计,五夜漏声,红泪蟾蜍咽。

  2. 作品赏析

  • 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会少别多”一句,直接点明了离别之痛,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哀愁的氛围。
  • 意境优美:词中的“春也似人,魂梦飞越”等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 艺术特色:该词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特色。首先,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其次,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最后,意象丰富,寓意深远。这些特点使得《尾犯·送春,梦窗均,时方悼亡》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邓潜的《尾犯·送春,梦窗均,时方悼亡》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词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享受。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