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荷叶,半塘韵

侬心莲样苦。
看翩翻红衣,被风掀舞。
十里田田,有玉人传唱,采菱诗句。
净不沾泥,还点上轻轻飞絮。
晓露盛来,圆走明珠,玉盘苍古。
谁著红裙闲步。
戏裹鸭塘边,乱萍迷路。
密覆鸳鸯,怕搅他香梦,雨声敲处。
万柄凉云须认取。
非烟非雾。
好约凌波仙子,新词共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姝媚·荷叶,半塘韵》是一首由近现代诗人邓潜创作的作品,通过描写荷花在风中翻飞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与哀愁

邓潜,作为近现代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象为主。邓潜的诗歌常常能够捕捉到细微的自然美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三姝媚·荷叶,半塘韵》便是这样一首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也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分析,邓潜的这首词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自然景观描绘,而是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文化内涵。词中的“侬心莲样苦”反映了作者对爱情或某种美好但难以企及之物的深深执着。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审美层面,而是触及了更为深层的心灵共鸣。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讲,邓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荷花比作“红衣”,风中的舞动喻为“被风掀舞”,这些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荷花的灵动和美丽。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邓潜通过对采菱人传唱采莲诗句的描述,以及对荷花随风飞舞、露珠圆转、飞絮轻点等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某种期待或渴望。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理解,邓潜的这一作品也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意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这类作品往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邓潜的这首诗不仅是其个人创作的结晶,也可能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审美体验的角度出发,邓潜的《三姝媚·荷叶,半塘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广大读者和学者的关注。无论是对于欣赏古典文学的读者,还是对于探索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研究者而言,这首诗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邓潜的《三姝媚·荷叶,半塘韵》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对爱情的独特感悟。因此,这首词值得每一位爱好文学的人去细细品味和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