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金粟香念珠

世界三千何许,牟尼一串拈来。
试从色相觅真才。
金粟如来现在。
有觉有生常住,非因非想休猜。
妙香圆密证胚胎。
放下依然无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金粟香念珠》是邓嘉缜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木犀珠的香气和桂花的美丽,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境界。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邓嘉缜,江苏江宁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奉天巡警道。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涉足政治领域,曾任奉天巡警道等职。
  • 创作时期:邓嘉缜生活在清末民国初,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巨大的变革,新旧思想激烈碰撞,邓嘉缜的创作也深受时代影响。
  1. 诗词原文
  • 世界三千何许:这句诗表达了对宇宙广阔无边的认知,暗示着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牟尼一串拈来:这里的“牟尼”指的是佛教中的牟尼珠,象征着佛教的教义和精神。“拈来”则表示轻松地获得或领悟,意味着通过简单的行为就能领悟到深刻的真理。
  • 试从色相觅真才:这句话强调了外观现象背后的本质,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要深入探索事物的真实本质。
  • 金粟如来现在:这里的“金粟”指的是金色的桂花,而“如来”则是指佛祖。整句诗意味着佛祖的智慧和慈悲现在就在眼前,提醒我们随时都可以接触到这种内在的力量。
  • 有觉有生常住:表达了一种永恒的存在和觉醒的状态,强调生命的本质在于觉知和存在本身。
  1. 诗词鉴赏
  • 审美意象:邓嘉缜运用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美感的艺术世界,通过对木犀珠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
  • 哲学思考:在诗词中,邓嘉缜不仅展示了对自然界的观察,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超越俗世的生活态度。
  •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邓嘉缜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内心平和与智慧的向往。

邓嘉缜的《西江月·金粟香念珠》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词,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思,展现了邓嘉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