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 秋海棠,用纳兰韵

红瘦绿肥,春老艳情,能耐秋花。
红妆不惯偎红烛,小立颤风斜。
仿佛竹篱茅舍。
天然绝代容华。
有时深避如花面,绿髲胜堆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邓嘉缜的《锦堂春·秋海棠,用纳兰韵》是一首描写秋天海棠的词,表达了诗人对深秋美景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邓嘉缜(1845—1915),字子才,号晴川,晚号紫阳、南皋老人。他是一位江苏江宁人,邓廷桢之孙,也是一位举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词创作上,其中《锦堂春·秋海棠,用纳兰韵》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作品原文:红瘦绿肥,春老艳情,能耐秋花。红妆不惯偎红烛,小立颤风斜。仿佛竹篱茅舍。天然绝代容华。有时深避如花面,绿髲胜堆鸦。
  3. 词作解析:此首词以秋海棠为题,通过对秋海棠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红瘦绿肥”与“春老艳情”,词人描绘了海棠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从春天的美丽到秋天的凋零,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无限留恋和珍视。

邓嘉缜的诗词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深意。例如,他的其他作品《霁月轩》中的“霁月轩前,一池碧水,几叶白苹。夜来微雨西风软,无力任欹斜。”则通过描绘夜晚微雨和秋风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凄美而孤独的情感。这些诗词都体现了邓嘉缜深邃的艺术造诣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邓嘉缜的《锦堂春 秋海棠,用纳兰韵》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能深入理解他们如何在自然的变迁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美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