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紫玉簪花

廊外香回屧,墙阴翠拾钿。
蓝田日暖玉生烟。
分得蕉衫颜色晚风前。
蝶为寻花瘦,人谁顾影怜。
慢将锦瑟怨华年。
且共韩凭碧树对争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歌子·紫玉簪花》是近现代诗人邓嘉缜创作的一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南歌子·紫玉簪花》原文如下:

廊外香回屧,墙阴翠拾钿。蓝田日暖玉生烟。分得蕉衫颜色晚风前。蝶为寻花瘦,人谁顾影怜。慢将锦瑟怨华年。且共韩凭碧树对争妍。

诗中的“廊外香回屧”描述了廊外的香气环绕,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墙阴翠拾钿”则描绘了墙边绿树成荫的景象,以及翡翠般的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蓝田日暖玉生烟”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面,蓝田县出产的美玉在阳光下显得如烟般朦胧,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分得蕉衫颜色晚风前”则是说,在夕阳余晖中,诗人穿着如同蕉叶颜色的衣衫,感受着自然的美景。

诗中通过“蝶为寻花瘦,人谁顾影怜”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蝴蝶为了寻找花朵而变得憔悴,但无人关注其身影,反映了一种生态平衡的哀愁之美。“慢将锦瑟怨华年”则透露出诗人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和感慨。“且共韩凭碧树对争妍”以韩凭夫妇的爱情故事作结,暗示了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相互欣赏和尊重。

诗中的语言富有诗意和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怀。整体来看,《南歌子·紫玉簪花》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和艺术追求。

《南歌子·紫玉簪花》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