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 其三 炙砚

截云腴、年年伴我,青毡窗下灯右。
力田终有逢年日,一样水耕火耨。
探火候。
待偎近红边,暖意徐徐透。
春云吐岫。
算逗我文情,句人吟兴,胶漆订交厚。
凝睇处,一缕松烟暗走。
泠泠池水吹皱。
饶他铁石心肠冷,也爱温存相就。
尘定久。
尽目笑冬烘,不似君苗陋。
姜芽敛手。
愿常抱冬心,炎凉不改,留与子孙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炙砚》是清朝诗人徐以升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炙砚》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徐以升的文学成就以及清代诗歌的风貌。

《炙砚》的创作背景是其作者徐以升在清雍正元年中进士后,官至广东按察使。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生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也不忘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从诗歌内容来看,《炙砚》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环境中使用砚台写作的场景。“文思忽飞扬,冰凝砚一方”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在艰苦环境中仍然能够激发出创作的灵感与热情。紧接着,诗人描述了砚台在炙热火炉中的变温过程:“炙馀资石炭,化处受玄霜。”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物理变化,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转变与成长。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哲学思考。

从语言风格上分析,《炙砚》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徐以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调燮交离坎,中和适燠凉”、“不须呵彩笔,抒藻有辉光”等,这些诗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从诗歌的意象来看,《炙砚》中的许多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例如,“冰凝砚一方”不仅指砚台的冰冷,也象征着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冷静与坚定;而“余曛书案绕,生花管灿紫绡帷”则形象地描绘了书房的温馨氛围和书法作品的美丽光泽,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深厚感情。

从诗歌的韵律结构来看,《炙砚》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四联,结构严谨,音律和谐。这种格式不仅符合古代诗歌的传统规范,也使得诗歌在朗读时更加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炙砚》不仅是徐以升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和美感体验。通过对《炙砚》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徐以升的诗歌创作,也能更全面地把握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