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庚子五月书感

方塘月朗,曲阑尘定,一霎风起蘋末。
步虚只道闻天籁,谁料红愁绿惨,无端纷错。
分付冯夷休浪舞,怕玉镜、被云遮却。
怎不念、璚宇高寒,送与六铢著。
吟罢玉川,月蚀清光无恙,只是虾蟆轻薄。
歌管俊游,咏觞胜侣,未碍及时行乐。
向青天试问,忍缺团团桂花魄。
待看取鲸呿响息,鲛泣声潜,效灵来海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归·庚子五月书感》是邓嘉缜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兴亡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邓嘉缜(1845—1915),字仲衡,号晴川,江苏江宁人,邓廷桢之孙。他于光绪元年(1875)考中举人,后官至奉天巡警道。《八归·庚子五月书感》便是他在庚子五月所创作的词作。
  2. 作品原文: 方塘月朗,曲阑尘定,一霎风起蘋末。 步虚只道闻天籁,谁料红愁绿惨,无端纷错。分付冯夷休浪舞,怕玉镜、被云遮却。怎不念璚宇高寒,送与六铢著。 吟罢玉川,月蚀清光无恙,只是虾蟆轻薄。歌管俊游,咏觞胜侣,未碍及时行乐。向青天试问,忍缺团团桂花魄。待看取鲸呿响息,鲛泣声潜,效灵来海若。
  3. 诗词鉴赏:邓嘉缜通过这首《八归·庚子五月书感》传达了他对于时局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受。诗中的“方塘月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景;“一霎风起蘋末”则暗示了某种突发的变故,使得原本平静的景象变得复杂。“步虚只道闻天籁”可能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幻想,但随后“谁料红愁绿惨,无端纷错”则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和复杂。这种对比增强了词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邓嘉缜的《八归·庚子五月书感》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词,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变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邓嘉缜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