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七歌客四明作 其七

生女莫作秀才妇,典尽嫁衣质杵臼。
我行处处悲途穷,不如对泣牛衣中。
娇儿绕母频索食,汝曹何知吾力竭。
吁噫嘻,我歌至此心欲摧,万壑助我猿声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七歌客四明作 其七’是清代诗人邓濂创作的一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困境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及忧国忧民的情感。诗中通过描述个人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反映了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与希望。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邓濂,号巽庵,清代诗人。他与华世芳、秦坚、杨模、裘廷梁、秦宝珉、杨凯合称“梁溪七子”,在文学界享有盛名。邓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其诗歌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诗歌原文:《岁暮七歌客四明作 其七》全文如下:人生奇困无过此,欲生不生死不死。北风萧萧雪塞途,可怜寸步千崎岖。手足冻皴痛欲折,豺虎见之不忍食。有姊有姊在汉皋,小时课我何辛劳。朔风鼻涕垂半尺,虮虫盈头面枯瘠。塾中夜归就姊眠,剪灯教我吟诗篇。有兄有兄客黄浦,墨绖仓皇走尘土。低头乞食行道边,欲营半菽如登天。蓬头稚子赤双足,劝耶且归望耶哭。
  3. 诗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诗中的“北风”、“豺虎”等意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同时,通过对家人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与依赖。
  4. 艺术特色:从艺术角度来看,邓濂的《岁暮七歌客四明作 其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诗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其次,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一联都紧扣主题,相互呼应,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最后,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既有深沉的忧虑,又有坚定的信念,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邓濂的《岁暮七歌客四明作 其七》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精神追求,值得人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