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客四明慨然赋此

客里愁怀强自宽,一枝栖息几曾安。
著书漫作千秋计,乞食难为八口餐。
多病何堪逢乱世,当年谁信老儒冠。
归来双鬓浑如雪,多恐杨枝不忍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客四明慨然赋此》是晚清诗人邓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邓濂的文学成就以及其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感受和思考。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邓濂(1855-1899),字广文,又字似周,号石瞿、弊盒,江苏金匮(今无锡)人。邓濂能诗,是“梁溪七子”之一。他的创作涵盖了多种体裁,如《重客四明慨然赋此》便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1. 诗歌内容
  • 客里愁怀强自宽:描述了诗人身处异乡,尽管心中忧愁但努力自我安慰的情景。
  • 一枝栖息几曾安:表达了作者在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下,对安稳居住之地的渴望。
  • 著书漫作千秋计:意味着虽然生活艰辛,但仍有志向通过写作留下自己的足迹,为后世留下智慧与经验。
  • 乞食难为八口餐: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难,难以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
  • 多病何堪逢乱世:指出疾病使得诗人更加无法承受战乱带来的痛苦。
  • 当年谁信老儒冠:回忆过去,感慨时光流逝,昔日的理想与抱负早已物是人非。
  1. 诗歌鉴赏
  • 该诗以七言律诗的形式,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感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叹息,又有对未来希望的坚定信念。
  • 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
  1. 历史背景
  • 邓濂生活在晚清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国家危难的时代。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命运起伏,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 艺术特色
  • 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技巧运用。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1. 文化影响
  • 邓濂的这首《重客四明慨然赋此》不仅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重客四明慨然赋此》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邓濂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和独特见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邓濂的文学成就,也能够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