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题壁

迭嶂摩空玉色寒,人随飞鸟入云端。
蜿蜒地干秦关远,突兀天梯蜀道难。
龙守南山冰万古,马来西极石千盘。
艰辛销尽轮蹄铁,东指伊州一笑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山题壁》是一首清代诗歌,由邓廷桢创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叹。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邓廷桢(1775—1846),字维周,号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又号刚木老人。邓廷桢嘉庆六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擢至两广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释还,擢至陕西巡抚,精吏治,有《双砚斋诗钞》。
  1. 原文展示
  • 《天山题壁》的原文如下:“迭嶂摩空玉色寒,人随飞鸟入云端。蜿蜒地干秦关远,突兀天梯蜀道难。龙守南山冰万古,马来西极石千盘。”这四句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描绘了山峰的连绵起伏和云雾缭绕的景象。紧接着,诗人转而描写了秦关的险峻和蜀道的陡峭,表达了对古代道路艰险的感慨。最后两句则是对龙守南山和马来西极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天地间美丽景色的赞叹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通过对比古代的道路艰险和今天的交通便利,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1. 艺术手法
  • 在艺术手法上,邓廷桢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叠嶂摩空玉色寒”中的“叠嶂”形容山脉层层叠叠,“摩空”则表现出山峰的高耸入云,“玉色寒”则赋予了山峰一种冰冷而美丽的质感。
  1. 情感表达
  •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古代道路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

《天山题壁》作为邓廷桢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清代诗歌的辉煌成就。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