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蚊烟

香屑笼衣,苦蒿缚柱,担头不费多钱。
小窗天黑,飞响作雷颠。
薰取氛氲一室,螉螉泣、细管残弦。
纱㡡小,法云浓处,清净坐诸天。
亭边。
池草合,平头奴子,摇扇无眠。
盼秋风不到,夜月如年。
那用银荷袅篆,便贫家、梦也成仙。
篝灯畔、一群宵小,功德扫狼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蚊烟》是清代赵熙的作品。赵熙的《满庭芳·蚊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场景,通过对蚊烟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此作品:

  1. 作者简介:《满庭芳·蚊烟》的作者是近代诗人赵熙。赵熙生活在清朝晚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熙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在诗坛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2. 原文赏析:《满庭芳·蚊烟》全文如下:香屑笼衣,苦蒿缚柱,担头不费多钱。小窗天黑,飞响作雷颠。薰取氛氲一室,螉螉泣、细管残弦。纱幮小,法云浓处,清净坐诸天。

  • 意象营造:《满庭芳·蚊烟》中的“香屑笼衣”与“苦蒿缚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奢华与舒适,后者则透露出贫穷与艰辛。这些细节的描写增强了诗篇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蚊烟的飞舞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清凉,也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世界的喧嚣,从而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赵熙通过蚊烟这一细节,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蚊烟的微弱声音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幽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和超脱。
  • 艺术手法:《满庭芳·蚊烟》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技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深刻挖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1. 文学价值:《满庭芳·蚊烟》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赵熙通过描绘蚊烟这一生活琐事,反映出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界的深刻认识。这种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的创作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表达了他对于现代文明的批判性思考。

赵熙的《满庭芳·蚊烟》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揭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传统文学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其价值在于激发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