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夕澄霁,东轩有余闲。
开帘一以眺,水石正苍然。
游鱼浮荇藻,涧响鸣秋山。
晚翠掩松竹,岩壑媚清泉。
时有归飞鸟,远与白云连。
悠然与心会,有酒倾一樽。
酩酊无所知,明月照柴门。
秋山晚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山晚坐》—— 水墨画中的自然意境
在中国五代时期,画家关仝创作了一幅深受欢迎的作品——《秋山晚坐》。此画作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幅绢本水墨淡设色画。它描绘的是北方山村的景色,展现了一种北方山村的生活气息。
《秋山晚坐》以“开帘一以眺,水石正苍然”开始,画面上,水边的石子被清澈的溪水覆盖,水面上漂浮着几片枯黄的荇藻,游鱼穿梭其间,发出清脆的声音。随着视线的深入,“游鱼浮荇藻,涧响鸣秋山”一句中,秋山之景渐渐清晰,仿佛能听到涧间的声响和归飞的鸟鸣。
在“时有归飞鸟,远与白云连”一句中,诗人的视线被引向远方,一群归来的鸟儿与天空中的白云相接,构成一副宁静致远的画面。随后的“悠然与心会,有酒倾一樽”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举杯畅饮,与自然融为一体。
“酩酊无所知,明月照柴门。”最后,诗人醉意朦胧地望向窗外,月光洒在柴门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整个画面,通过精细的水墨线条和淡雅的色彩,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艺术境界。
关仝作为五代时期的知名画家,他的画作以其精湛的技术著称。《秋山晚坐》不仅是一幅表现北方山村生活气息的作品,同时也展示了关仝对自然景观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表现技巧。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和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