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赠金仙

肠欲断。昨暮酒阑人散。
明月似知情恋恋。夜深教梦见。
闻道高唐开宴。怅望行云一片。
谁送暗香来枕畔。顿成新缱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赠金仙》是清代词人赵执信创作的一首词,以婉转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怀念。下面将详细探讨该作品:

  1. 作者介绍:《谒金门·赠金仙》的作者是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是清代著名的文人、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赵执信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在清朝康熙十八年中进士后入朝为官,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被罢免官职。在政治失意之后,赵执信转而投身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2. 作品风格:赵执信的词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著称。在他的词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对爱情、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慨。例如,《谒金门·赠金仙》中的“昨夜酒阑人散,明月似知情恋恋”等句子,都透露出他对别离与重逢的深刻体味。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赵执信的词作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

  3. 作品内容:《谒金门·赠金仙》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主人公在月夜下思念远方朋友的情景。诗中的“谁送暗香来枕畔,顿成新缱绻”表达了主人公通过梦中的花香感受到朋友的关怀,从而引发新的深情和依恋。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引发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艺术手法,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

  4. 文化影响:赵执信的词作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本身,更是了解当时社会文化的窗口。通过对赵执信词作的研究,可以窥见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同时,他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理想、现实和个人感情的矛盾态度。

《谒金门·赠金仙》不仅作为赵执信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人心理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赵执信本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