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 同前

开得名花满径。
相映。
略似玉人无。
艳红双脸白肌肤。
香透薄罗襦。
婀娜风前微步。
回顾。
含笑折兰蕤。
芳心应是小鬟知。
团扇晚凉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执信的《荷叶杯·同前》是一首词,而非文学作品词牌名《荷叶杯》源自唐代教坊曲名,具有严格的格式规范,包括单调二十三字或双调五十字,六句四仄韵、两平韵的结构

在探讨文学作品时,人们往往会关注其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赵执信(1662—1744)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考取进士,随后进入翰林院担任赞善职务。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和词曲,其中以词最为著名。赵执信的词作多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如《荷叶杯·同前》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赵执信的这首《荷叶杯·同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娇媚与优雅。诗中的“开得名花满径”和“香透薄罗襦”,不仅形容了花朵的美丽与芬芳,也暗示了女子身上的香气,使得读者仿佛能嗅到那淡淡的花香。“相映。略似玉人无”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界的美景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婀娜风前微步”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行走时的优雅姿态,如同风中的柳枝般柔弱而动人。最后,“芳心应是小鬟知”一句,则巧妙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在形象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内外统一的美的意境。

《荷叶杯·同前》不仅是赵执信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