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至城中,冒雪独来去。
衣冲郭外寒,屐折池边路。
今朝启扉视,荒砌积已深。
城中人来言,门巷几莫寻。
里居四十年,不忆有此雪。
应缘心识清,始见今奇绝。
园如水面云,黏天平不动。
山川与城郭,尽作湖涛涌。
千林复万树,殊怪不可图。
纷披珠璎珞,争耸白珊瑚。
对之心怡旷,亦觉兴萧索。
缅想山阴人,风流竟谁托。
何意二三子,相携陪醉游。
茅檐晚吹发,恍惚漾轻舟。
大雪弥日子弟来共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雪弥日子弟来共饮》是清代诗人赵执信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述雪天的景色和个人感受,表达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诗的第一句“昨日至城中,冒雪独来去”描述了诗人昨天到城里去的经历。诗人在冒雪中独自行动,衣服被寒风吹得紧贴在身上,而脚上的鞋子也因为湿滑而在池边的路途中不慎折断。这种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不畏严寒、坚持前行的精神和孤独感。
第二句“衣冲郭外寒,屐折池边路。”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进一步细化描写。这里的“寒”字不仅传达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凉和孤独。同时,诗人在行走中的不幸遭遇,如衣服被寒风吹得紧贴身体,以及鞋子在湿滑的地面上折断,都增加了诗歌的动感和画面感。
第三句“今朝启扉视,荒砌积已深。”转向室内景象的描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回到室内后看到的场景,门前的积雪已经很深,甚至达到了可以开启门扉的程度。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感慨。
整首诗以“不忆有此雪”作为结束。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转变:从最初的孤独与困难,到现在对自然奇景的欣赏和感慨。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
《大雪弥日子弟来共饮》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绪和经历的诗,更是一次对自然环境深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赵执信通过这首诗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其作为清代诗人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