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渡江

江雨已无时,归心坐汗漫。
移舟方暝阴,鼓柁遂平旦。
风威乍衰歇,潮势小凌乱。
放目极东溟,收神投北岸。
往来三十年,自许知津惯。
讵料大江中,脩途有迁变。
畴昔谭家洲,云树浩沃衍。
上天下息壤,横割中流半。
西来万里波,迫蹙强回旋。
金山复后逼,对垒日挑战。
蛟龙束约中,盘礴每腾窜。
行舟出其间,纡折避湍悍。
长年互手语,过客疑梦幻。
矫首望名蓝,蜃市忽隐见。
近知阳侯意,拟使桑田换。
水弱能侵蚀,地久易涣散。
俄然失洲渚,不假走雷电。
潮涛如鼓舞,鱼龙亦矜炫。
直驰赴海门,千里一飞箭。
平平扬子渡,去险就清宴。
浮玉倍分明,金碧堆素练。
何人解乡导,路绕三山面。
帆摇塔影迷,掉戛阑干遍。
列牖与篷窗,相依乍宛转。
我时临船舷,妇子同赏叹。
昔来所指似,今者充近玩。
兼存溯游兴,不苦攀跻倦。
江山具宾主,烟雨荷祖饯。
胜境况创辟,离情弥眷恋。
归语曾游人,南风起遥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细雨渡江》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抒情短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轻盈的意境和真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陆游对春天来临的喜悦情怀。下面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诗人生平: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者,他的一生充满了战争与动荡,但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不乏反映个人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作。
  • 创作时间: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仍面临着北方金朝的威胁以及民族压迫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1. 诗词原文
    江雨已无时,归心坐汗漫。移舟方暝阴,鼓柁遂平旦。风威乍衰歇,潮势小淩乱。放目极东溟,收神投北岸。往来三十年,自许知津惯。讵料大江中,脩途有迁变,畴昔谭家洲,云树浩沃衍。上天下息壤,横割中流半。
  2. 诗词解析
  • 意象分析:诗中的“江雨已无时”和“归心坐汗漫”,表达了陆游对江南春雨的细腻感受和内心的迷茫与不安。而“移舟方暝阴,鼓柁遂平旦”则描绘了日出东方的景象,暗示着希望与新生。
  • 情感表达:整首诗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交织的情感,陆游通过描绘江景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 艺术手法:陆游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学影响
  • 历史地位:《细雨渡江》作为陆游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南宋时期的文化风貌。陆游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诗歌领域,许多现代诗人和作家都受到他的启发。
  • 后世评价:陆游的诗歌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而备受推崇。他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热爱,激励了无数后人。
  1. 相关作品
  • 其他作品:陆游除了这首《细雨渡江》,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文学风格:陆游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壮志豪情,也有温婉深沉的儿女情长,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细雨渡江》不仅是陆游诗歌创作中的一篇佳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赞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