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书者所苦戏题长句

童年弄笔学临池,形状乖离宁自知。
一朝逐队玉堂上,恶札人夸我不让。
同时能书千百家,一一挥斤称大匠。
钟王连车颜柳弃,孟津秽解华亭贵。
金针闇度香泉生,垂手回腰作妖媚。
人间惟有上党冯,石室秘法传来工。
遗书拜读恍梦觉,却笑举世皆抟风。
癖耽苦学今白首,心目分明难上手。
更趋世好乏精专,剩与吴兴给奔走。
昔贤历历如星云,纸墨黯澹馀精神。
粗知布置亦无益,生气顿尽真死人。
长史微言靳要妙,时流但解求姿貌。
未经入室数家珍,门外品题徒绝倒。
徇名好事忘我疾,腕脱眼枯复何必。
诸君且休共我谈,老马识途犹尚堪。
飞鱼杀兔日有事,拔旗穿扎谁能嫌。
不然老夫将逃矣,明日冲风摧挂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求书者所苦戏题长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社会风气,即文人之间相互赠送诗文,以此来互相攀比、炫耀。李商隐在这首诗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风气的不满和反感。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的主题和情感:《为求书者所苦戏题长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文人之间相互赠送诗文这种行为的不满和反感。他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无聊的攀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空洞的赞美和吹捧。这种无聊的行为让他感到痛苦,因此他选择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诗的结构: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五言律诗是一种严谨的诗歌形式,每两句为一组,共八句,分为四组。每组的前两句为起句,后两句为对句。整首诗共四组,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和韵律。

  3. 诗的内容:诗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对自己过去的经历的描述,以及他对这种风气的不满和反抗。作者通过描述他在求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无聊行为的厌恶和反感。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讽刺那些过于追求虚荣的人,表达了他对真实生活的追求。

  4. 诗的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诗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太阳比喻为山,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同时,作者还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求书的过程和结果,来突出他对这种风气的厌恶和反感。

  5. 诗的风格: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富有表现力。作者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愤怒和不满。同时,诗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白日依山尽”中的山,象征着永恒的追求和空虚的目标。

《为求书者所苦戏题长句》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通过对文人之间相互赠送诗文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展现了作者对于真实生活的追求和对无聊行为的反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