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野行至虎邱访汪叟山居

岁朝连达明,举世狂奔走。
火尽爆竹寂,于人竟何有。
老夫睡足起,小饮隔年酒。
扶杖历溪桥,倾心向山叟。
微阴水澹沲,馀烈风䬀飗。
莫厌野荒凉,会见春花柳。
望塔屡促步,叩门乍携手。
案有设肴核,胸无宿尘垢。
谈言出烟霞,归路迷林薮。
试问今日人,颇复有此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执信的《元日野行至虎邱访汪叟山居》是一首充满田园意境的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岁朝连达明,举世狂奔走。火尽爆竹寂,于人竟何有。老夫睡足起,小饮隔年酒。扶杖历溪桥,倾心向山叟。微阴水澹沲,馀烈风䬀飗。莫厌野荒凉,会见春花柳。望塔屡促步,叩门乍携手。案有设肴核,胸无宿尘垢。谈言出烟霞,归路迷林薮。试问今日人,颇复有此否。

  2.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隐者的亲近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与隐者的交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3.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语言精炼有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田园世界。同时,诗中的意象鲜明,如“微阴水澹沲”和“余烈风䬀飗”,都为诗句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视觉冲击力。

  4. 历史背景:赵执信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间,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在元日这一天进行野行,可能是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解脱。这种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正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普遍心态。

  5. 文化意义:《元日野行至虎邱访汪叟山居》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后世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元日野行至虎邱访汪叟山居》不仅展示了赵执信作为诗人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