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连达明,举世狂奔走。
火尽爆竹寂,于人竟何有。
老夫睡足起,小饮隔年酒。
扶杖历溪桥,倾心向山叟。
微阴水澹沲,馀烈风䬀飗。
莫厌野荒凉,会见春花柳。
望塔屡促步,叩门乍携手。
案有设肴核,胸无宿尘垢。
谈言出烟霞,归路迷林薮。
试问今日人,颇复有此否。

【注释】

  1. 元日野行至虎邱访汪叟山居:元日,农历正月初一;野行,野外漫步;虎邱,在苏州西南,风景优美。汪叟,姓汪,名某,隐居于此山中,故称。
  2. 岁朝连达明,举世狂奔走: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人们都忙着奔走。
  3. 火尽爆竹寂,于人竟何有:爆竹燃尽之后,只剩下一片寂静,对于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4. 老夫睡足起,小饮隔年酒:我睡足了,起来小喝一下陈年的美酒吧。
  5. 扶杖历溪桥,倾心向山叟:拄着手杖走过溪边的桥,满心欢喜地向山中的老人问好。
  6. 微阴水澹沲,馀烈风䬀飗:细雨蒙蒙,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荡漾着余热。
  7. 莫厌野荒凉,会见春花柳:不要嫌这里太荒凉,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杨柳青青。
  8. 望塔屡促步,叩门乍携手:望着高塔多次加快脚步,敲门时突然伸手相握。
  9. 案有设肴核,胸无宿尘垢:桌上摆好了美味佳肴,但我心里却没有世俗的烦恼。
  10. 谈言出烟霞,归路迷林薮:谈话间如置身于烟霞之中,但回家的路却迷失在树林之间了。
  11. 试问今日人,颇复有此否:试着问问今天的人,还有没有这样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新春佳节之际到虎丘拜访隐居山中的汪老,并与其畅谈人生哲理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以描绘虎丘山水之美和与汪老的交谈为主要内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两句“岁朝连达明,举世狂奔走”,写新年伊始,人们纷纷忙碌奔走,而诗人却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野行至虎邱拜访隐居山中的好友汪老。这种独特的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持。

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对爆竹燃尽后的景象和人们的奔忙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的看法。他认为,这些热闹对于人来说并无太多实质性的意义,反而显得有些虚妄。

五、六句“老夫睡足起,小饮隔年酒”,则展现了诗人在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他不仅睡足了,还特意准备了陈年美酒吧,与朋友小酌。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所向往的人生境界。

接下来的八、九两句“扶杖历溪桥,倾心向山叟”,则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见时的情景。他们一起走在溪边的小桥上,互相问候,彼此倾诉心中的所思所感。这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也是诗人所珍视的。

十、十一两句“微阴水澹沲,馀烈风䬀飗”,则通过描绘细雨和微阳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虎邱山水之美。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莫厌野荒凉,会见春花柳”,“望塔屡促步,叩门乍携手”,则是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的表达。他认为,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可能不如古人那般安逸,但只要能够欣赏自然之美、保持一颗宁静之心,那么就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虎邱山水之美和与友人的交谈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